1625至1900年间,阿波美王朝12位皇帝相继执政,王朝处于鼎盛时期。除了阿卡巴皇帝(King Akaba)另选地点修建了宫殿之外,其余的各位皇帝都把皇宫建在了同一个地方,这样既可以保持与原有宫殿的联系,也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和各种资源。虽然阿波美王朝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阿波美皇宫一直在向世人展示着这一强大帝国当年的辉煌。
哈玛德王朝(Hammadid emirs)第一个首都的遗址,位于风景秀美的山区,始建于公元1007年,毁于公元1152年,是要塞型穆斯林城市的真实写照。这里的清真寺祈祷室有13条走廊和8个隔间,是阿尔及利亚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这是一个传统的人类居住地,由伊巴底人(the Ibadites)于十世纪围绕五座城邦修建而成,完整保存在姆扎卜山谷中。姆扎卜建筑简朴、实用,完美地与环境融为了一体。姆扎卡的建筑结构视为群体居住而设计的,但同时也考虑到了家庭的结构,当今城市建筑的设计者可以此为借鉴。
该遗址所在地环境独特,如同月球表面,极具地质学研究意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史前岩洞艺术群之一。15,000多幅绘画和雕刻作品记录了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初几个世纪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区的气候变化、动物迁徙和人类生活进化。当地的地质构成形态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被侵蚀的砂岩形成了“石林”。
65米高的查姆尖塔庄严肃穆,高耸入云,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2世纪。塔外砌烧制精巧的砖石, 顶部饰有蓝色釉面的琉璃瓦铭刻建筑工艺高超,装饰精美,代表了该地区建筑和艺术的最高水平。尖塔地处古尔省(Ghur province)心脏位置,依山傍水,从狭窄河谷中拔地而起,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又为之平添了几分魅力。
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向世人展示了从公元1世纪至13世纪期间以古代巴克特里亚文化为特征的艺术和宗教发展。正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佛教艺术的干达拉流派兼收并蓄了各种文化影响。这一地区汇集了大量的佛教寺院、庙宇,以及伊斯兰教时期的防御建筑。此遗址同时也见证了塔利班政权无情摧毁两尊立佛像的暴行。这一事件在2001年3月曾震惊世界。
戴克里先宫殿建造于公元3世纪末到4世纪初,其废墟在城中随处可见。天主大教堂是中世纪时期在古代陵墓基础上建造的。12至13世纪的罗马式教堂、中世纪防御工事、15世纪的哥特式宫殿以及其他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风格的宫殿构成了保护内区的其他景点。
这座古城位于达尔马提亚海岸(Dalmatian coast),有“亚得里亚海明珠”之称,从13世纪开始就成为地中海的一支重要海上力量。虽然在1667年的地震中遭到严重损坏,杜布罗夫尼克仍保留了其美丽的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的教堂、修道院、宫殿和喷泉。20世纪90年代古城又在武装冲突中遭到损毁。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其为重点协调组织了一项重大修复计划,对其进行修复。
数千年来流经石灰石和白垩上的水,逐渐沉积为石灰华屏障,构成一道道天然堤坝,这些堤坝又形成了一个个美丽的湖泊、洞穴和瀑布。这种地质作用至今仍在继续进行。公园里的森林是熊、狼和许多稀有鸟类的家园。
波雷奇的宗教建筑群是基督教徒于4世纪初建造的,是同类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长方形的大教堂、正厅、洗礼池和主教殿是宗教建筑的典型代表,同时长方形的大教堂本身还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融合了古典与拜占庭风格。
在热带雨林的中心地带,有五个引人注目的耶稣会传教区遗址,他们分别是:巴西的圣米格尔杜斯米索纳斯遗迹,阿根廷的圣伊格纳西奥米尼、圣安娜、罗雷托圣母村和圣母玛利亚艾尔马约尔村遗迹。他们建于17至18世纪的瓜拉尼人地区。各处遗址布局迥异,保护状况各不相同。
该公园中心是一个半圆形瀑布群,高约80米,直径达2700米,处于玄武岩地带,横跨阿根廷与巴西两国边界。瀑布群由许多小瀑布组成,产生了大量水雾,是世界上最壮观的瀑布之一。瀑布周围生长着2000多种维管植物的亚热带雨林,是南美洲有代表性的野生动物貘、大水獭、吼猴、虎猫、美洲虎和大鳄鱼的快乐家园。
洛斯马诺斯岩画所体现的卓越洞窟艺术可追溯到9 500至13 000年以前。“手洞”的名字取自洞窟中人手的雕画形象。此外还有很多当地常见动物的形象描绘,例如美洲驼,以及一些狩猎场景。创作这些岩画的人很可能是巴塔哥尼亚人(Patagonia)的祖先。19世纪,欧洲殖民者发现了这些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的部落。
瓦尔德斯半岛是全球海洋哺乳动物资源的重点保护区,也是濒危的南美露脊鲸以及南美海豹和南美海狮的重要繁衍生息地。这个地区的逆戟鲸还具有独特的捕猎技巧,可以适应当地的海洋条件。
Copyright © 2016 Wenbozaixian.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1004360号-4